地支,又稱為十二地支、十二辰、十二子,是中國古代傳統曆法紀年——天干地支的一部分,即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這十二個符號。地支的陰陽屬性是根據十二地支排列順序的奇偶數來決定的,排序為奇數的子、寅、辰、午、申、戌屬於陽支,排序為雙數的丑、卯、巳、未、酉、亥屬於陰支。地支具有相生、相克、相沖和相合四種關係。地支的每個元素都是物質(五行)、時間、空間的統一體,物質包含了時間、空間,而且物質具有循環性的相生相克關係和新陳代謝發展關係。地支的應用是從軒轅時期的大堯氏開始的。古人不僅是用它來做記事符號,更是用它來說明一年中陰陽氣的消長盛衰。
子代表鼠,丑代表牛,寅代表虎;卯代表兔,辰代表龍,巳代表蛇,午代表馬,未代表羊,申代表猴,酉代表雞,戌代表狗,亥代表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