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内容

纳音,是指将五音、十二律纳入基于五行、干支的中国传统历法之中的一种律历相合的学说。除律吕学与历法研究外,它也被应用于中医学、易学和术数等领域。 “纳音”的“音”,就是古代中国人民根据不同音阶确定的五音。五音是古人对大自然声音规律的高度抽象概括。纳音五行是通过假借古代五音和十二音律组合而成,用于更细致地描述天干地支配合后的五行特征。原干支五行称为正五行,纳音五行叫做假借五行,因为它是假借古代五音(宫商角徵羽)和十二音律而组合成的纳音五行。

纳音数相传为鬼谷子所创,由东方朔定名。 睡虎地秦简《日书》中记载一段标有“禹须臾”的文字,是目前所能见到的年代最早的纳音五行的材料,也证明六十甲子纳音的学说至迟在战国晚期就已出现,其内容是以纳音后的日期、时辰和五行,并配合每日早晚时刻,来占卜出行的吉凶。 沈括在《梦溪笔谈》中介绍了“六十甲子纳音”,其中称“六十甲子有纳音,鲜原其意,盖六十律旋相为宫法也,一律含五音,十二律纳六十音”,是目前能见到的最早详细阐述此概念的文献。陶宗仪在《南村辍耕录》中记录了其所见“日家一书”对六十甲子纳音的论述。

歌诀 甲子乙丑海中金 丙寅丁卯炉中火 戊辰己巳大林木 庚午辛未路傍土 壬申癸酉剑锋金 甲戌乙亥山头火 丙子丁丑涧下水 戊寅己卯城头土 庚辰辛巳白蜡金 壬午癸未杨柳木 甲申乙酉泉中水 丙戌丁亥屋上土 戊子己丑霹雳火 庚寅辛卯松柏木 壬辰癸巳长流水 甲午乙未砂中金 丙申丁酉山下火 戊戌己亥平地木 庚子辛丑壁上土 壬寅癸卯锡箔金 甲辰乙巳覆灯火 丙午丁未天河水 戊申己酉大驿土 庚戌辛亥钗钏金 壬子癸丑桑拓木 甲寅乙卯大溪水 丙辰丁巳沙中土 戊午己未天上火 庚申辛酉石榴木 壬戌癸亥大海水